第(1/3)页 按照惯例,加封应该普天同庆,甚至大赦封地内的囚犯。 但李彻肯定不会这么做,毕竟朝阳城中的囚犯都是战犯,绝对不可饶恕的那种。 李彻让钱斌拿出一部分库存的肉食和蔬菜,发放给百姓。 又给军队的士兵们放了三天假,停了风雨无阻的集训,有婆娘的回家找婆娘,没婆娘的努力找婆娘。 官吏们就没这等好事了,朝阳城的发展步伐太大,各个方面齐头并进,各级官吏都忙碌得不成样子。 要是官吏们也放假的话,整个城池就完全停摆了。 李彻便给他们发了三倍俸禄和奖金,算是对坚守岗位的补偿。 封王仪式过后,李彻赐宴,中高层将领和官吏都来赴宴。 霍端孝本以为殿下刚来就藩,麾下的人手不会太多,没想到事实和他想的完全不同。 整个王府大堂几乎坐满了人,文臣四十多人,武将那边稍少一些,只有校尉级别的才有资格入席。 “端孝啊,莫要拘束,日后都是同僚了,还要互相关照。” 钱斌热情地拉着霍端孝,向堂内走去。 “钱老客气了,家父常和我说,钱老乃是当今朝堂中,为数不多肯做实事之人。只是没想到,钱老竟然也跟着殿下,来了这关外之地。”霍端孝认真地说道。 钱斌笑了笑没有说话。 当初他提议科举改革,提升算学地位,右丞相霍韬是为数不多支持他的重臣。 可惜,最终陛下也没有采纳。 这就是雄主的弊端之处,毕竟不是每一个雄主都是李世民,立下丰功伟业的同时,还能虚心纳谏。 钱斌带着霍端孝、霍端礼二人走向座位,本来想让他们两兄弟坐在靠前的位置。 但霍端孝无论如何都不从,只说初来乍到,难当此位。 没办法,钱斌只能将他们送到靠中间的位置。 两兄弟席地而坐,霍端礼年方二十,正是跳脱的年纪,好奇地看向四周。 还时不时向霍端孝吐槽:“二哥,你看!奉王殿下这还有蛮族武将哩!” “哎?那不是监天司的老学究嘛,怎么也跑到奉地来了?” “二哥,二哥,你看你旁边那位,身上怎么还带着枷锁呢?” 霍端孝刚准备让弟弟安静些,目光扫过身旁之人,顿时诧异道:“王大人?!” 此人正是李彻命令‘戴枷办公’的王永年。 见到霍端孝认出了自己,尴尬地拱了拱手:“霍二郎。” 霍端孝向来为人正直,自然不会落井下石:“想不到王大人也在此。” “戴罪之人,不胜惭愧。” 王永年和霍韬同朝为官,平日里免不了走动,霍端孝倒是和他相识。 两人现在成了同僚,也算是有缘分,便聊了起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