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姜恒点头应下,深吸深呼了一口,将十岁至今的一切都说了个大概。 涉及鸿蒙古图的地方,他要么拿自己所谓的无量道体挡枪,要么模糊说了个笼统。 “弟子十岁入古草村,吃百家饭,当挖山客...” “偶在陨星崖遇巨蛇,幸得逃生,得了残法...” “孙文泽实乃青山镇...” “荀飞沉...” “...” ... 一连说完,姜恒有些惊讶,他仿佛也成了这十年记忆的看客,细数平生。 再看甘梦菲,都听哭了好几次,一个十四岁就入山与野兽抢药草的孩子,一个为了株药草愿意在悬崖边大树上不吃不喝饿几天的孩子... 文华眼神中也是有了些许起伏,嘴角微扬,好似看懂了一些东西。 倘若说她先前对姜恒是以点看面的话,现在便是于一面中寻得姜恒某些特点的根源。 一个十岁的孩子,经历了这一切,成长至今,不就是为了活下去吗? 可并不是光在口头简单说着“活着就有希望”这几个字,就能真的苦熬十年! 无亲无故,知恩图报,是为良善; 愿实残羹,摸索生路,是为坚韧; 虎口夺食,险地采药,是为孤勇; 看多生死,习惯遮掩,是为隐忍; 自作聪明,揣测人心,是为明利; 思绪活泛,嚣张跳脱,是为苦乐; 甘于平静,谦虚向学,是为质朴; 单身设局,杀仇灭敌,是为忠义; 浑水摸鱼,欲当渔翁,是为奸猾; ... 在文华看来,姜恒是个集诸多矛盾于一体的人。 这个徒弟为了求活可以小心翼翼,但于行止中也难免有骄躁狂妄之举。 “你怎的跟个野猴一般?”文华摇头苦笑,“说来也巧,当时你与伏丹子境界相近,想来是那个师父镇不住你,出来也是命。” “徒儿命中该碰上二位老师。”姜恒小声吹捧了一番。 “而今,于我座下,当是以传统之法炼心。”文华凝神看向姜恒,令后者心里有些打鼓。 ... 姜恒很快就知道什么是传统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