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初识-《天元书生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第3章    初识
    茅屋空空荡荡的,一张破烂的旧木床上躺着一个衣衫素净的少年,床边是一个满眼通红的妇人和正在为少年把脉的郎中。
    郎中旁边放着一张已经破出好几个洞的木桌,上边是郎中的药箱和一碗清水,干干净净的碗口破碎出好些缺口。
    “顾大夫,煜儿他没事吧。”
    看着郎中脸上露出了迷惑的神色,妇人的心里也更加忐忑不安,双手上下交错。
    “奇怪了,王公子脉象稳定,也无中暑症状,怎么就会突然晕倒了,公子他最近可有劳作?”
    听到大夫说的话,妇人几乎哭了出来,但还是强作镇定的开始思考。
    “煜儿他最近不曾有过劳作,只是这几日手中一直拿着书本,几乎未休息半刻。”
    看着昏迷的少年,妇人满眼心疼的说。
    夏国文风很重
    夏国的强并不只是兵强马壮,这代天子登基后,提倡文教,改革官制,整顿史治。在改革兵制的同时,将文化也进行了革新,在一系列的积极措施下,才形成了夏国如今有文有武,文武全才辈出的局面。
    “那就对了,如今三伏天气,王公子昼夜研读,定是用神过度,加上公子本又体虚,才导致昏迷。”
    “那大夫,煜儿这种情况要怎么解决。”
    “无妨,我这里刚好带了几集草药,你拿去用小火慢煎半个时辰,待凉了以后给公子喂下即可,只是等公子醒了以后需注意休息,不宜在过度用神。”
    听到说没事,妇人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,立马又开口说
    “谢谢顾大夫,诊费是多少,我去给你拿”
    听到妇人要给自己拿诊费,大夫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,随后端起桌上的水一饮而尽,说
    “我给公子瞧病,不需要钱财,只是希望公子能早些好起来,王大人也能平安归来,那就是给小人最好的报酬了。”
    王煜的父亲,是他眼中真正的好官
    他是这个历城县的典史,为官清廉,深受历城百姓的爱戴,典史一年俸禄30余两,按理说不应该过得如此拮据,但是他把银钱都修建了学舍,还请了夫子,让历城的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能免费来学习知识。
    他的三个孩子都在王煜父亲修建的学舍里面读书
    夏国很强不假,寒门学子很多亦不假,可是那也只是仅限于寒门而已,要明白,寒门也是一种门第,而广大的劳动人民,连寒门都称不上。
    “这怎么行,这怎么行。”
    妇人连声说道
    “顾大夫您能亲自来为煜儿诊治,妾身已经是感激不尽,怎么能再拿您的药物。”
    “夫人严重了,只是些不值钱的东西,还望夫人莫在推辞,夫人好生照顾公子,在下就先告退了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