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若说江湖典故、民俗轶事,冯素贞可能不如李兆廷见多识广,这种有明确史料的东西,冯素贞知之甚详。 知不知道是一回事。 谁给冯素贞讲故事是另一回事。 冯素贞打趣道:“听说金陵人最喜欢去秦淮河,还以为官人要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呢!” 李兆廷正色道:“夫人此言差矣,商女凭什么‘知亡国恨’?整天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是这些歌女吗? 外敌入侵,家国沦丧,那些道貌岸然的大儒上降书,写顺表,头皮痒,水太凉,反倒要求歌女成仁取义? 再者说了,卖唱为生的歌女,客人点曲目,不唱,吃什么,喝什么,赶走客人,老鸨的鞭子会放过她吗? 狗屁大儒,还不如歌女呢!” 李兆廷说的是百余年前的事。 由于时空错位,北地满清已经传承到乾隆时期,比宋朝更早一些。 当年满清铁骑南下,秦淮歌女柳如是想投河自尽,自杀殉国,大儒钱谦益却贪生怕死,最终投降了满清。 更讽刺的是,满清史书把钱谦益编入贰臣传乙等,盖章定论,表示这货是二臣贼子,生前死后都是骂名。 冯素贞听说过这件事,对钱谦益颇为鄙视,但李兆廷后半句话,却让冯素贞感觉到一种截然不同的理念。 歌女无根浮萍,只求温饱。 懂或者不懂,有什么区别吗? 说话功夫,鸭子端上桌。 李兆廷先夹一块鸭子皮。 这是李兆廷的习惯。 吃肘子的时候也是如此。 李兆廷自幼在金陵长大,对金陵美食非常了解,边吃边讲故事,讲得正开心时,下方忽然传来一阵吵闹。 长生真气灌注耳窍,侧耳倾听,听到宝剑出鞘的声音,紧跟着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,两拨人马正在比剑。 一边是两个年轻男女,从招数判断是师兄妹,用的是华山剑法,女子出手异常狠辣,招招都是阴险杀招。 一边是身着白袍的剑客,看装束像是来自西域,此时已经是夏日,身上却穿着狐裘皮袄,热的满头大汗。 白袍、狐裘、皮袄、剑客…… 李兆廷猜到白袍剑客的来历。 他是雪山派弟子。 雪山派位于天山凌霄城,终年都是大雪严寒,喜欢穿狐裘御寒,白袍是为了方便隐藏,以雪遁偷袭敌人。 事情经过很简单。 雪山派弟子来到中原后,没有改换装束,也没有寒暑不侵的本事,大夏天穿狐裘的模样,引来很多目光。 如果只是好奇观看,雪山派弟子并不在乎,今日遇到这个女子,牙尖嘴利恶言讥讽,对雪山派多有贬低。 一方主动挑衅,一方憋着火气,双方一言不合,在楼下打了起来。 华山派弟子极少,女弟子更少,性格这般恶劣的女弟子只有一个。 “飞天魔女”孙仲君! 孙仲君…归辛树…袁承志…… 金蛇郎君! 金蛇宝藏! 李兆廷眼中闪过精光! 第(3/3)页